bob365_黑帮365天第3季是真实的吗_365网站游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20年5月13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州人民政府州长 龙晓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州委“542”发展思路,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了决定性基础。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生产总值705.7亿元,增长7.2%;规模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5亿元,增长9.7%;完成财政总收入126.81亿元,增长5.6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68.4亿元,增长18.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56元、10046元,分别增长8.2%、9.4%。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民间投资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多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及周边地区。
——基本消除千年绝对贫困。全州剩下的7个深度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36个贫困村出列,8.9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65%,脱贫攻坚取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困扰我州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基本消除。
——承接产业转移走在前列。以产业“四区”为载体,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全年落地招商项目142个,引进外资增长129.7%,到位省外境内资金增长27.8%,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充分发挥了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作用。
——绿色湘西名片更加响亮。全州31个地表水控制断面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我州被国家林草局誉为“南湘西、北延安”两个绿色发展典范城市,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民生福祉显着改善。省定12件和州定20件民生实事全部办成。泸溪教育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介。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乡村教师、退役军人和困难弱势群体待遇普遍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重点做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攻克最后贫困堡垒。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精准脱贫“十项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决胜年”活动,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决战。“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开展脱贫攻坚问题“三大清零”行动,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8.16万人喜迁新居,“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全部完成,保障了贫困群众住有所居;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近18万人,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全州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四类人群”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7.4%;新建成农村供水工程508处,巩固提升42.78万人安全饮水;对4.8万户12.2万人兜底保障对象做到了应兜尽兜、应保尽保。脱贫质量稳定提升。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全州农村人均产业面积达到1.5亩,每个贫困村组建了1个以上专业合作社,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巩固提升就业扶贫质量,全州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稳定在23万人以上;新建成扶贫车间119家,总量达到221家,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补齐非贫困村和非贫困户短板弱项政策,探索建立了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扶贫协作和对口扶贫,济南市和省辖6市援助力度加大,89个协作项目全部建成,有力助推了我州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全面加强。全面推广“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基层班子和骨干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五个一”专项治理,用好“湘西为民”村级微信群,线上线下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有效解决扶贫领域突出问题。首倡之地向党中央和全州人民交出了脱贫攻坚的优异答卷,我州脱贫攻坚工作被列为全省优秀行列。
(二)抓住机遇发展产业,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有力促进了产业提质升级。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统筹推进“135”工程升级版,工业园区完成投资104.6亿元,新建标准厂房93.1万平方米,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不断完善。矿业经济通过整治整合,实现恢复性增长,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6.4个百分点;以酒鬼酒公司为龙头的白酒业重新走上发展振兴轨道,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6.4%。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96.2%,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7.6%,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至5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22%,国家级众创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实现零突破,湘西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率先在武陵山片区获评国家级基地。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已进入科技部排队名单。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7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6亿元,分别增长13.3%、19.3%,以文旅、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至28.2%,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理事会表决通过。特色农业提质发展。永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山省级农业科技园成功获批。新增州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家庭农场200个、农民合作社509家。新增“三品一标”52个,“湘西香伴”农产品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大宗农产品实现产销两旺。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减税降费11亿元。新增开发性金融贷款13亿元,为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25亿元,首次以承贷主体争取到亚行拟贷资金2亿美元。设立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组织开展“百名行长联千企”行动,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实体经济正在逐步成长壮大,成为我州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内需潜力充分释放。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效投资稳步扩大。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建设,黔张常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州没有快速铁路的历史;张吉怀高铁(州内段)完成投资54亿元,湘西机场和机场道路完成投资7.8亿元。1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2亿元,5个纳入省“五个100”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1.2亿元,228个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5.8亿元,151个州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62.6亿元。积极对接国省政策,全年争取转移支付242.26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112.75亿元,土地出让及增减挂钩收入64亿元。消费持续提挡升级。顺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旅游、文体、教育、娱乐、健康、网络等新兴消费快速增长。消费网络体系不断健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6.6亿元,增长37.5%,邮电业务总量增长77.2%。农村消费提质提速,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高到26.2%。
(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加快推进新型城乡建设,全州城镇化率达到47.8%。着力提升城镇品质。启动州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本完成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完成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国土开发适宜性两项评价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吉首、凤凰、古丈、永顺、龙山高铁新城加快建设,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8县市、湘西经开区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小镇,凤凰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小镇、永顺松柏猕猴桃小镇、龙山洗洛百合小镇等纳入全省特色产业小镇名单。持续开展美丽湘西建设,加大“两违”建筑、违建别墅、户外广告标语标牌整治力度,擦亮了美丽湘西新形象。大兴寨大型水库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将开工建设,有望彻底解决州府吉首防洪安全和城市供水问题。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试点。完成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坚持示范带动,涌现出花垣十八洞、凤凰菖蒲塘、古丈龙鼻嘴、保靖陇木峒等一批乡村振兴典型。加强古城古镇古村保护与利用,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长效机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力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其“回头看”交办、反馈问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整改,加强涉矿污染、露天矿山、河道垃圾、城镇黑臭水体、园区污水处理、农村人居环境、养殖污染、扬尘污染整治,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夏季攻势”年终考核名列全省第二。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完成人工造林15.6万亩,绿色生态已经成为湘西最亮丽的名片。
(五)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发展活力日益增强。聚焦重点难点痛点问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出台全州统一的四级政务服务导则,州、县、乡、村四级政务实体大厅基本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智慧湘西”建设应用处在全省前列,搭建了全州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云聚武陵”大数据中心实现与国家19个部委41个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共享。在州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优惠政策和人才服务专门窗口,有效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重点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合理划分州、县(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三明药品耗材采购联盟,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3.8%,“三医”联动改革和分级诊疗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取得新进展。商事制度、国资国企、供销合作社、社会信用体系、金融、社会治理、投融资、生态文明等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有序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全省率先开展营商环境现场评议和第三方评估。全面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取消72项行政许可事项。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材料精简一半。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时间压缩在1.5天内,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数量位列全省第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一般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湘西海关开关运行。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荣获全国标准化平台服务示范单位。
(六)尽心尽力改善民生,民生保障显着提升。聚焦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大力兴办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全州民生支出达22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4.3%,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增强。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注重做好贫困户、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州转移就业86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完成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优抚、低保等标准持续提高。全面实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孕产妇产前免费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先在全省开展困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工作,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所有符合条件人员。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教育卫健事业持续提升。出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意见,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增学位近1.2万个,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1278个,29所农村学校推行课间营养餐试点。古丈、永顺、龙山芙蓉学校投入使用,34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幼有所托。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民运会上夺得7个一等奖(金牌)、7个二等奖和9个三等奖,金牌数占省代表团的70%,创历史最好成绩。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州县市二甲医院、建制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均有1所以上公办卫生院,配备了1名以上全科或助理全科医生。民族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统计、机关事务、粮食和物资储备、供销、烟草、农机、移民、保险、住房公积金、气象、水文、档案、修志、红十字会、工会、共青团、妇联、外事、侨联、文联、残联、科协、老科协、老龄、关工委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持续加强,州、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成。驻州部队、武警官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全州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七)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方面,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区域发展。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4件、政协提案200件。依法出台加强政府管理的34个规范性文件,实施效能评估,强化审计监督,政府治理法治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牢固树立行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思想,全州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10%以上,政府债务率、金融不良贷款率实现双下降,融资平台整合转型为16家,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四不两直”调查研究,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消防能力建设,全州未发生较大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无自然灾害引起人员死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加强信访维稳和司法调解工作,平安湘西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加强重点项目、重要工作、重大政策落实,全州真抓实干成效明显,12个方面工作受到省政府激励表彰。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州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年以来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竭尽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全州人民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全省第2少、清零全省第2快、治愈率100%,6个县市无确诊病例,吉首市是省内和四省市边区唯一无确诊病例的市州府所在地。我们选派了58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在“湖北保卫战”中展现出大爱情怀,贡献了“湘西力量”!
我们根据疫情形势的积极变化,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及时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43条政策,全面梳理国省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政策,成立推进政策落实的工作专班,为企业减免税费和兑现政策资金3.88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选派了517名干部任驻企防疫联络员,对1376家企业开展“蹲点”服务。开展百名行长联千企行动,361名银行领导联系1805家企业,上门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加强重点项目推进,174个在建州级项目全部复工。两次集中开工了27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88.2亿元。利用疫情造成的旅游“空档期”,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旅游投资6亿多元。组织开展“湘西人游湘西”活动,促进我州旅游市场逐渐回暖。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春播春种,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州农村经济形势好于往年。在全省率先开通“返岗直通专列”和“返岗直通班车”,47.6万春节务工回乡人员全部实现转移就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动学校有序开学复课。谋划上报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01个,199个项目入围省报国家项目“笼子”。上报专项债券项目188个,省已下达债券额度36.7亿元,位居全省第八位。争取易地卷烟税扶贫政策支持,从5月份开始全面落实到位,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通过综合施策,精准服务,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当前,我州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回归正常,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加快恢复态势。虽然我州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多数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及周边地区。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干部群众,向积极配合参与疫情防控的全州人民,向关心支持我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当前我州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期、高质量脱贫巩固提升期、高效能治理提升攻坚期,特别是这次新冠疫情给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稳增长压力空前加大。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国际国内产业链和实体经济遭遇严重困难,对我州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我州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优化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复杂严峻环境的准备。二是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我州产业园区和实体经济仍然比较弱小,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各领域风险因素增多。新冠疫情可能引发的次生风险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影响,我州防灾减灾救灾基础仍然薄弱,在安全生产、生态保护、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四是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仍然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治理能力和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和挑战,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全州人民的期望!
二、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542”发展思路,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巩固、产业项目推进、基层治理提升“三年活动”,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担当作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加快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完成省下达节能减排任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我们要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积极作为,全面完成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动权。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动权。
一是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加强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人员信息登记、健康监测、生活服务、应急处置,全力切断疫情传染源。加强学校、景区、商场、养老院、福利院、监狱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做好防控应急预案,切实消除聚集性疫情风险。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创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群众风险防控意识,引导群众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让健康生活习惯常态化。
二是抢抓机遇化危为机。抢抓国家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幅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重大政策机遇,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政策和项目支持。抢抓国家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动我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抢抓国家加快实施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重大改革机遇,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抢抓国省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机遇,大力推进以5G、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以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技术开发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机遇,坚决兑现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持续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推动更多企业从“复工复产”到“达产超产”,稳住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抢抓国省规划编制机遇,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做好各项规划有效衔接,争取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进入上级规划“笼子”,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三是多措并举补齐短板。围绕这次新冠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巩固联防联控机制,扎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加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和职业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常备不懈,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加快推进州级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州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抓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积极参与三明联盟城市非一致性评价药品带量采购,实时跟进三明医用耗材联合限价结果,大力推进分级诊疗,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制定民族医药发展规划,加快民族医药基地、品牌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区域中医民族医医疗中心。加强市场监管,依法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二)全力以赴打赢三大攻坚战,兜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底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精准施策,全力攻坚,高质量打赢三大攻坚战。
一是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巩固年”活动,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特困群众兜底等政策,严格实行挂牌督战,切实推进脱贫质量“回头看”和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面提高脱贫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深化产业扶贫,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巩固提升农村产业扶贫质量;继续抓好就业扶贫,确保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23万人以上,新建20个“扶贫车间”,吸纳不能外出的贫困群众就近就业;落实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政策,确保“稳得住、能致富”。继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六看六查”,加强动态监测,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统筹推进非贫困村和非贫困户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五通五有”微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加强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深入推进“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继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加强脱贫攻坚宣传,浓墨重彩传播好新时代精准扶贫首倡地脱贫攻坚的壮阔实践和摆脱贫困的历史成就。
二是纵深推进污染防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如期完成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其“回头看”交办、反馈问题整改和省定考核任务。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重点抓好扬尘污染、燃煤锅炉、餐饮油烟、柴油货车等污染治理,全州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全部达到“六个100%”,城区全面取缔规模以下燃煤锅炉,重污染企业基本完成搬迁改造、城市主干道柴油货车限行,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领先。巩固扩大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重点抓好砂石土矿整治、尾矿库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三磷”专项排查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园区污水治理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国家和省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完成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任务。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河库“清四乱”专项整治、河道采砂管理、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河库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修复等重点工作,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面完成农村小水电清理整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点推进长江防护林、生态廊道、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地质遗迹保护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开展桤木林改造试点,完成重点工程营造林11万亩,建成珍贵乡土树种育苗基地2个、造林5000亩。严格落实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不断巩固创森成果,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三是切实防范重大风险。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积极化解存量,严控隐性债务增量,深入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加强对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网络借贷、违法违规经营、不良贷款等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州县两级分别组建200人以上、100人以上应急抢险队伍,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源发性、系统性、区域性的安全事故。开展规范信访秩序专项行动,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大对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的监测,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范可能发生信访维稳风险。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和马路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加快推进州域社会治理创新,落实好民族宗教专项工作,不断提升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公共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三)全力以赴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厚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优势。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十大产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为重点,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引进省外境内资金增长12%。
一是完善承接平台。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统筹推进国家高新区创建、湘西(长沙)“科创飞地”、“135”工程升级版、投融资平台、信息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不断提升园区承接能力。根据功能布局和产业发展需要,抓好工业园区调区扩区。落实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用好考核评估指挥棒,推动产业园区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重点抓好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永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山农业科技园等园区建设,新增3个省级特色产业园、1个省级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快商贸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抓好吉首现代商贸物流园、7个县和湘西经开区仓储物流分拣中心等项目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州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开发高品质的观赏、休闲、体验等消费产品,完善高等级酒店、民宿、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A级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服务配套,发展智慧旅游,力争矮寨奇观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凤凰古城、老司城5A景区创建取得重大进展。抓好龙山乌龙山大峡谷、凤凰老家寨—苗人谷等4A级景区创建,建设15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实现开园。
二是精准招商引资。精准对接重点区域,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长株潭、济南、威海等发达地区的园区、商会、企业对接合作。精准对接重点产业,以富集的文旅资源为载体,引进实力雄厚的旅游集团、旅行社参与文旅产业深度开发;以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载体,引进生物科技、大型医药、康养企业参与中医药产业和健康养生产业开发;以绿色富硒有机农业特色资源为载体,引进全国知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投资;以锰、锌、钒等矿产资源为载体,引进大型矿业集团参与投资绿色矿业;以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为载体,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参与投资商贸物流业;以碳化硅、铝粉球、锂电池等产品为载体,引进行业优势企业参与投资电子信息、智能家电及新材料产业。精准对接重点企业,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企业库,瞄准“三类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开发包装重点产业项目100个以上,招引更多大企业、大项目落地,新增“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以上。精心组织重大招商活动,大力推介湘西优势资源、优质项目和优惠政策,确保集中签约落地一批招商项目。充分发挥各地商会协会、驻外办事机构以及社会专业机构作用,招引更多企业在我州投资兴业,共享发展。
三是持续扩大开放。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依托湘西海关、公路口岸、保税仓等平台功能,用好国家鼓励出口、承接产业转移等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加快引进外贸出口型企业,引导鼓励州外代理出口业务回流,进出口总额保持上年同等水平。深挖进出口市场潜力,积极拓展对外贸易,严格落实“三单融资”等优惠政策,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巩固提升矿产品、电子产品、民族文创产品、白酒、柑橘、绿茶等商品出口规模,扩大紧缺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全面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继续保持外资稳定增长势头。
(四)全力以赴壮大实体经济,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基础。大力开展“产业项目推进年”活动,推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力争规模工业企业总量突破300家,“四上”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
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突出抓好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比较优势产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矿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转型提质发展。深度融入全省20个工业新兴产业链,实行产业发展链长制,实施白酒、铝基复合材料、锰锌矿产品、智能小家电、锂电池、生物科技6条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着力打造特色食品国家级产业集群和新能源、新材料、矿业循环经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5个省级产业集群。严格落实省里批复方案,稳妥有序推进花垣矿业综合整治,推动矿业绿色发展。抢抓白酒产业政策调整机遇,加快建设酒鬼酒文化产业园,做大做强做优白酒产业,力争全州白酒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远期发展成为百亿产业。支持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扶持智能产业、壮大智能企业、研发智能产品、扩大智能应用,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示范车间,拓展新动能成长空间。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在“主板”“新三板”和bob365_黑帮365天第3季是真实的吗_365网站游戏股权交易所上市或挂牌,鼓励支持外来企业迁至我州上市。加大企业的培育帮扶,精准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及时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做大做强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一批“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加快推进质量强州行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争取、参与国、省标准制定,完成3项bob365_黑帮365天第3季是真实的吗_365网站游戏地方标准制定,提升标准化领域话语权。
二是加快农业集约发展。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抓好粮食生产、收储,全年确保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57万亩,产量90万吨以上。加快酉水、武水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21.2万亩以上。深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845”计划,力争全州烟叶种植面积20万亩、收购50万担以上,鼓励支持茶叶、油茶、迷迭香、五倍子等产业发展,全州农林特色产业面积保持在380万亩以上。严格落实“菜篮子”州长负责制,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稳定生猪等畜禽生产,存栏生猪85万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新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增家庭农场200家、规范建设专业合作社200个,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发展收益。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打造一批特色产品品牌,进一步彰显“湘西香伴”品牌影响力。巩固完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体系,成立农产品产销联盟,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加快服务业提质发展。抢抓高铁、航空时代即将全面到来的新机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多样化和高品质升级。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实施旅游景区大提质、产业大融合、市场大开拓、品牌大提升、环境大优化“五大行动”,进一步整治旅游秩序,不断创新业态和消费模式,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推进教育、康养、家政、医疗等服务业发展,推进凤凰文化旅游省级服务示范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落实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启动农村市场等政策,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有效激发消费活力;有序发展夜间经济,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健康有序成长。
(五)全力以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人民满意城镇,确保城镇化率达到50%。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精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线,合理规划确定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推进州府建设,突出抓好吉首高铁新城规划建设和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吉凤新区建设,不断提升州府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城市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相联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推动7个县城特色发展。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动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完善水、电、路、气、电梯、停车场、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城镇污水处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和吉首、永顺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智慧湘西”应用平台建设,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擦亮城市名片。突出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功能,精心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加快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强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留住历史文脉,彰显湘西特色。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重点从商品房预(销)售、资金监管等方面加以规范,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物业管理和城市社区治理,出台物业管理办法,推行城市“五进小区”基层治理模式,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二是有序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统筹抓好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抓好一批重点村的创新探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乡村物流、道路安防及停车场、宽带网络、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推进美丽湘西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扎实开展十个美丽城镇、百个最美乡村、千里最美生态公路、万户最美农家“四大创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湘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大力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重点抓好张吉怀高铁、湘西机场和旅游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新建、续建旅游干线公路349公里,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和公路提质改造225公里,打通“断头路”和边界路100公里,机场大道、张花高速三条连接线建成投用,力争龙桑高速、凤凰至铜仁高铁开工建设,争取渝湘粤(秀山至吉首)高铁、秀吉益铁路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大力推进水利网建设,着力完善集城乡防洪网、供水网、灌溉网为一体的现代化水利体系,抓好花垣五龙冲、凤凰乌巢河、龙山龙潭河水库等项目建设,吉首大兴寨大型水库开工建设,泸溪辛女溪、保靖三岔河水库建成投用。大力推进能源网建设,重点抓好220KV、35-110kV输变电工程、10KV城农配网工程、小水电扶贫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500KV输变电工程,天然气长输管网建成使用。大力推进信息网建设,重点抓好智慧湘西、全州数字化信息工程等项目建设,建设5G基站1026个、4G基站855个,城镇光纤基本实现全覆盖,县市城区实现5G商用,自然村光纤通达率达到60%。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建成使用。
(六)全力以赴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动力活力。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不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武陵山区政策洼地、投资宝地和服务高地。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群众和企业最烦、最痛、最盼事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所有审批事项进一步下放到位,所有审批流程进一步精简到位,所有中介服务事项进一步规范到位,所有行政审批服务做到“三进”中心,所有证明事项、收费事项全面向社会公开。组织实施州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导则,推动乡镇103件、村(社区)48件事项实现统一办理。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对两批200件“事”全面推行跨县办理、跨层办理、全州通办。加快推进28项智慧湘西应用系统建设工程,力争年底州县网上可办率达到80%。加快打通企业开办经营和投资建设两大重点领域堵点,开好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将工业生产许可证再压减一半以上,工程、能源、交通和水利等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50至100个工作日。全面推进园区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免费提供给入园项目共享使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增长20%。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提升税收占比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落地见效,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做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确保上下数据基本衔接。稳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编制管护清单,明确管护对象、主体和标准,提升管护水平。全面完成供销综合改革,确保通过省验收。统筹推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国资国企、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管理、公共资源交易、价格、生态文明等方面改革,全面释放改革红利。
二是持续推动创新发展。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发明专利年申请量及增长率达到同类地区平均值。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统筹推进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等科创平台建设,力争新增5家省级平台,将湘西高新区建成国家和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陵山创新创业中心投入使用。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国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00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重点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企业创建国省级研发平台,参与国省重大科技项目,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严格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创业,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生动局面。
三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内营商环境先进水平,力争各类要素成本显着降低,营商环境法治化、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全州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果,加大涉企税费清理整治,发挥政策兑现专门窗口作用,坚决兑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让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重商、亲商、安商的工作机制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肃整治执法不规范、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切实加强资金、土地、电力、人才等要素保障。在资金保障上,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确保金融机构非住户贷款占比50%以上,存贷比稳定在65%以上,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力争新增开发性金融贷款30亿元。加快担保公司运营,提高应急转贷资金效率,用好“无还本续贷”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上市,帮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在用地保障上,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着力在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在电力保障上,严格落实上级关于降低工商用电价格的优惠政策,加大电力“放管服”改革力度,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用电成本。在人才保障上,加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大力引进急需人才,促进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尽最大努力帮助州内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七)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凸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温度。经济形势困难的时候,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就是困难群体,不管财力多么吃紧,我们都将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精准精细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一是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扎实做好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户、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做好已转移就业返乡人员的监测,及时解决好困难,帮助实现就业,通过转移就业、就近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州级统筹,统筹抓好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抚恤优待等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门诊医疗保障政策,将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基本医疗报销。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弱势群体关爱,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服务体系,加大特困人员、残疾人、困境儿童等救助力度,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强社保资金、医保资金、公积金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基金安全。
二是大力兴办民生实事。在全面办好省定民生实事的同时,重点围绕乡村公路安防工程、落实电价优惠政策、完善城乡通讯网络、新建城乡停车场(坪)、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困境儿童救助、推行殡葬改革、加强住房保障、推行基层便民服务、饮水安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和领域,集中力量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20件民生实事(详见附件)。
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积极支持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建设,完成1500户以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推广泸溪教育改革经验,统筹抓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加快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教育,巩固消除大班额成果,新增学位1万个,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加快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2+3”中高职衔接办学招生比例达到35%以上、保生率达到90%以上,争取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大力支持和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统计、机关事务、退役军人事务、农机、移民、住房公积金、粮食和物资储备、供销、外事、侨务、气象、水文、人防、档案、修志、对台、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红十字会、老龄、关工委、计生协、科协、老科协等部门及群团组织作用,促进我州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砥砺初心,担当使命。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决策部署,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全面加强法治建设。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落实州县乡三级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委监督和审计监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进一步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公平性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体现民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大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幸福。
(三)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省委“九条规定”和州委“七条规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切实抓好各项巡视、巡察、审计、督查交办、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整合精简会议,压减文件,规范督查考核,让基层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有关文件精神,为勇于干事创业、争资上项、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干事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坚持一线工作方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全面加强效能建设。坚持人民至上,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好惠民利民政策,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严格执行国省财政管理规定,坚持带头过“紧日子”,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均压减20%以上,优先保工资、保基层运转、保基本民生。加强政府层级管理,优化政府目标管理,不断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重要指标、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协调调度,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莫道春风归来晚,浮云过后艳阳天。各位代表,今年是最具挑战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附件:2020年州定20件民生实事
(1)建设乡村公路安防工程600公里,加固农村公路危桥35座,改造加固干线公路危桥10座。
(2)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按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到位。
(3)县市区主城区实现5G商用。
(4)新建城区停车位2350个、农村停车坪800个。
(5)新改扩建城镇公厕120个、旅游公厕180个。
(6)文创产业带动妇女就业7000人。
(7)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
(8)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间营养餐试点29所,建设义务教育学校10所(其中芙蓉学校9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16所。
(9)社会集中供养和散居孤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350元、950元;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有效救助;全州所有建制村均建成1个儿童之家;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
(10)6月底前,县市全面完成禁葬区划定工作,殡仪馆及火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城区集中治丧率达到100%、火化率达到50%;每个县市建设2处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墓),所有乡镇划定集中安葬区。
(11)完成8个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达标改造;全州污水处理率达93%;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
(12)全州城市建成区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全部达到“六个100%”。
(13)天然气管道安装1.12万户。
(14) 完成公租房结转任务7568套;完成棚户区改造结转任务15781户;完成农村非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改造1834户;出台物业管理办法,对新建楼盘实现市场化物业管理全覆盖,委托湘西州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星级评定。
(15)完成第五批90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古城古村古镇保护修缮和基础设施建设年度任务。
(16)县市区为每个乡镇(城关镇除外)配备1台消防车;各乡镇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各行政村发动村民组建1支志愿消防队,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每个古城古镇古村按消防标准建设消防池。
(17)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8900人、孕妇产前免费筛查17600人、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95%。
(18)全州种植烟叶20万亩、收购烟叶50万担。
(19)完成公路沿线观景平台建设32个,在国、省公路及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栽种1至3排行道景观树,在县、乡公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栽种1排行道景观树,在全州道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的天坑、荒山、废弃采石场裸露山体等区域广泛播种各类花草。
(20)村便民服务室规范进驻服务事项69项;乡镇派出所开展身份证办理业务,建设乡镇劝导站24个、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点14个、车管业务社会网络服务站8个、农村派出所办理交管业务点9个、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二分考场4个;建设图书馆和文化馆总分馆各115个。
名词解释bob365_黑帮365天第3季是真实的吗_365网站游戏
1.“产业四区”:我州旅游景区、生态工业集中区、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商贸物流区。
2.“三大清零”行动:我州推进脱贫攻坚中,实施的以户清零、以村清零、以事清零行动。
3.“四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
4.“互助五兴”:我州探索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即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村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
5.“五进小区”:党建进小区、“微改造”进小区、网格化管理进小区、物业管理进小区、文明创建进小区。
6.“五个一”专项治理:我州在扶贫领域开展的“一块地、一棵树、一枚章、一张卡、一封信”专项治理。
7.“135”工程升级版:我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巩固“135”工程成效的基础上,再扶持100个以上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技术支撑、融资担保3大平台,引进5000家以上产业型企业落地,实现园区动能升级、功能升级、效能升级。
8.“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9.“五个100”:我省实施10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个科技创新人才。
10.“互联网+政务服务”: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和业务办理等信息,通过网上大厅、办事窗口、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结合第三方平台,为自然人和法人(含其他组织)提供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
11.“三医”联动: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即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
12.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13.“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14.“六稳”、“六保”: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5.“六看六查”:看产业就业、住房安全、水电保障、厨房、卧室、环境卫生,查基本信息、存折流水、教育保障、医疗保障、残疾人保障、家庭收入。
16.“五通五有”:我州为解决农村发展短板弱项,实施“五通五有”建设。即通村道路、通水、通电、通宽带、通广播电视;有安全住房、有学校、有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有农村电商、有村级集体经济。
17.“三磷”专项排查整治:以磷矿、磷化工和磷石膏库为重点开展专项排查整治,解决长江经济带部分河段水体总磷严重超标问题。
18.河库“清四乱”:清理河湖范围内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行为。
19.“科创飞地”:指人才科技相对不足地区到人才科技集聚地区设立的科创孵化平台,利用当地各类优势资源,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到平台内进行项目研发孵化,并将孵化成功的项目转移到本地进行产业化,形成“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的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20.“三类500强”企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
21.“845”计划:我州培育壮大柑橘、茶叶、烟叶、猕猴桃、蔬菜、油茶、中药材(杜仲、百合)和特色养殖(黑猪、黄牛)等8大农业特色产业,建成特色产业基地400万亩,实现产值500亿元。
22.“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3.“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相关文件: